爱达康实体医院+互联网模式 引领新就医模式与格局

2018-03-05  来源:爱达康   3942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以信息网络技术加速创新与渗透融合为突出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孕育兴起,信息化时代已成必然,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走上线上发展,实体医院+“互联网”也是这样的一只独特的异军,正在改变人们平时的就医和健康管理方式。

爱达康实体医院+互联网模式 引领新就医模式与格局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以信息网络技术加速创新与渗透融合为突出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孕育兴起,信息化时代已成必然,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走上线上发展,实体医院+“互联网”也是这样的一只独特的异军,正在改变人们平时的就医和健康管理方式。

不管患者身在何处,只要有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随时预约挂号、缴费、咨询医生和病情等,以“互联网+”为驱动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突破了医疗资源分布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诸多限制,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在国家不断推行分级诊疗制度的政策、人口老龄化、技术等都为实体医院+“互联网”这个“雪球”搭好了跑道。但众所周知,一所民营医院的发展需要时间、知识和专业的积累,需要一个完整的以生命为中心的学科体系和服务流程的形成。民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不易,口碑好的民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更是不易。

为了深入了解中山民营医院的发展现状,编者有幸见到了中山爱达康康复医院首席医疗官余元龙教授。

IMG_8716


余元龙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腹部外科专家。现任中山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山爱达康康复医院首席医疗官。余教授1986年同济医科大学本科毕业,1992年湖北医科大学外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5年中山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毕业。从医30余年,长期主攻腹部外科方向。在2000年开始器官移植研究,是国内较早开展肝脏移植研究的学者之一。

余教授曾任中山人民医院的院长、科协主席,为何如此投入于爱达康项目?爱达康未来又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发展目标?编者带着众多的疑问,和余教授进行了交谈。


砥砺前行 推进快速康复外科

谈话中,余教授多次提及他从医30余年,见了太多身患疑难杂症的患者,他感慨自己可以在手术中挽救生命,却未能做好术后康复,而导致后期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他一再强调说:“医院要为患者提供科学、系统、全面的康复治疗,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恢复机体功能,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2001年后,欧美已开始推行快速康复外科,意味着像阑尾炎、疝气等可术后24小时内出院,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余教授说:“爱达康现在正在努力推进快速康复外科,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科室,而是一揽子的计划,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三方面,采取各种办法,减少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和并发症,从而达到帮助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

对此,余教授也再三强调快速康复的几个关键条件:手术的主刀医生、康复团队、与患者细致入微的沟通、科学指导术前、术后的营养管理、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汇集名医 建设名医工作室

在这么多年的从医经历中,余教授着重强调的还是团队建设,就像他说的,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能力再大也支撑不起一个医院的运作,爱达康的快速成长和高效运转离不开一个富有激情和专业的团队。小溪只能泛起小小的浪花,大海才能迸发出惊涛骇浪。个人之于团队,正如如小溪之于大海。

据余教授介绍,建设名医工作室,集聚省内外优秀名医专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精准、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找对医生看对病”,以及为病人转诊提供绿色通道等是如今爱达康工作的重中之重。

目前,爱达康通过签约多点执业的知名专科医生,并携手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华南名医联盟,建设了医疗服务团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专业的技术保障。

引领形成新的就医模式与格局

虽然余教授步态稳健,精神饱满,事实上,每天能睡足六个小时都是奢望。余教授坦言他所有动力均来自于三个不愿辜负:一、不愿辜负团队立志要“改变患者就医和养老环境”的初心。二、不愿辜负投资者对健康事业支持的决心。三、不愿辜负愿意放弃安稳工作、舒适生活而追随于他的兄弟姐妹们的信心。

与余教授的交流中了解到,我国一年70多亿人次的门诊量中,过半为复诊。但复诊中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线上完成,实体医院+“互联网”模式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实体门诊的压力,能够将有限的门诊资源效益更大化。同时,患者在网络医院问诊获得药品处方后,不一定选择从医院开药,可以自由选择到线下处方药销售点购药,购买药品决定权在患者手中,这符合医改提倡的医药分离方向。

余教授表示,爱达康现在推行的实体医院+“互联网”模式,更加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体验和需求,这种模式将逐步改变未来的医患关系,引领形成新的就医模式与格局。